拿着那本教材跟在我身后出了门。我们并肩走下楼,冬日的冷风扑面而来。「冷死了!」
江念月缩了缩脖子,把半张脸埋进围巾里,声音闷闷的,「林月,
我是不是给你添了很多麻烦啊。」我瞥了她一眼,带点嘲讽:「你也知道啊。」
她憨笑了几声,却没再反驳,低头踢着路边的石子。到了路口,我朝学校的方向走去,
她则挥挥手,转身走向钢琴店,背影在清晨的薄雾里显得有些单薄。
10 创伤剖析「同学们,我们来分析一个复杂创伤案例。设想一个孩子:幼年走失,
在养父母家成长。多年后,养父母临终坦白,他们故意隐瞒真相,
致使孩子未被亲生父母找回。孩子艰难联系上亲生父母,却遭到拒绝。」
「这段经历造成三重创伤:信任崩塌、被遗弃感加深、身份认同危机。首先,
养父母的坦白摧毁孩子对亲近之人的信任,动摇其对爱的认知。其次,
亲生父母的拒绝粉碎对血缘亲情的期盼,带来无家可归的孤独感。
养父母的背叛将意外转为人为,深化孩子不被需要的想法;亲生父母的冷漠则构成二次遗弃,
印证不值得爱的恐惧。」「更深一层,养父母的坦白瓦解了孩子基于养家构建的身份,
亲生父母的拒绝又堵死回归原生身份的可能,使其陷入既不属于养家也不属于生家的虚无,
质疑自我存在的价值。」老师依然在上面喋喋不休,我不知道他是有意还是无意,
但每句话都像一面镜子,逼我直视自己的伤痕。
我回想起养父母在床上吐露真相后如释重负的模样,当时的自己是怎么想的呢?
似乎是没有反应过来,还没来得及愤怒或者原谅,只一心期望他们不要死。直到他们下葬,
直到我见到亲生父母,巨大的悲痛才如同海啸般袭来,将我拍打在绝望的海岸上动弹不得。
我怨恨养父母的自私,瞒我很久却因为负罪感选择在最后时刻坦白。如果不告诉我,
也许我还能轻松快乐地生活下去。我怨恨养父母为什么不早点把我送回,
也许我就不会被亲生父母嫌弃。我怨恨亲生父母,凭什么他...